职场中的异性沟通距离

第六十一期

案例分析

 

      【刺猬法则——保持恰当距离】

      【职场异性的沟通尺度:远离办公室恋情】

 

案例一:刺猬法则——保持恰当距离

生产科的大男孩小李最近头都大了,心里最深刻的认知就是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女人。去年他作为科长助理刚进公司,本来还内心忐忑、战战兢兢,结果经常跑采购科,在跟采购科对接的王姐接触时间长了之后,两个人越聊越多,小李惊喜地发现,王姐不但是自己的老乡,而且王姐的丈夫还跟自己是校友。于是乎,两人越聊越热,王姐也不把小李当外人。每次生产科来拿原料,小李总能受到优待。王姐在公司时间长,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也都能给小李指点迷津,甚至老家寄来特产也都记得让小李尝尝。小李对王姐心里充满了感激。

一次聊天时, 小李向王姐透露, 自己科的同事要报驾校, 自己也想学开车, 王姐非常兴奋地说自己也想学,两个人一拍即合, 决定一起报名。小李负责去打听联系驾校,每次来跟王姐商量时,王姐不就觉得贵,就是嫌距离远,要么说上课时间不合适,小李也没抱怨什么,按照王姐的各种要求进行筛选。好不容易驾校定了,该报名了,王姐又开始今天婆婆病了,明天觉得太累不想动, 后天孩子要开家长会,总之就是各种拖。一拖就是小半年,最初打算跟小李一起报的同部门的兄弟驾照都要考出来了。

小李三天两头有事儿没事儿就到采购科来找王姐,软磨硬泡好歹说得王姐约了个时间去报名,结果报名的前两天,王姐又笑嘻嘻地跟小李说,她老公临时决定带他们一家周末去外地玩,让小李再约时间。小李当下就黑了一张脸,王姐也挺不好意思的,还安抚了小李半天。回来后,小李越想越气,觉得自己何苦,周末就自己去驾校报了名。

等一个月后,王姐想起来报名这回事儿,趁着小李到采购科,王姐再约小李,小李理直气壮地说:“王姐,等您没日子了,上次约您您没去,我就自己去了。”这时,王姐旁边的同事老刘笑说道:“你早就该自己去了。她们女人都一样,我老婆之前学车也拖拉了半年。”王姐明显有点不悦说:“那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上个礼拜我有姐妹去报名,我还想着答应你了就没去。”小李的火气一下子被激起来了,黑着一张脸说:“刘老师他老婆才拖了半年,您这拖了快一年了吧。我们科当初打算一起学的同事现在连车都买好了。”王姐听了也没再说什么,小李心里比较后悔,但又觉得自己没什么错,就直接拿着东西走了。

然后他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以前没觉得王姐给了自己多大的便利,但现在做什么都要按照规矩来,一下子工作效率低了不少。最要命的是,自己没发现,之前工作有那么多纰漏,都是王姐顺手给解决了,现在问题一下子爆发了,面对领导“你进来一年多竟然连个拿货单都填错”的指责,也只能认栽。现在小李心里既悔、又怨、还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

 

深度剖析: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为一种“亲密有间”的合作关系。小李与王姐显然已经超越了这种合作关系。虽然两人的“亲密”中更多的是一种“亲情”的成分,但也正是这种成分让二人在后来的接触中无法用正常的同事沟通方式来处理事情。

刚开始读者还会奇怪, 这个王姐也算“职场老油条”了, 但在找驾校、 驾校报名的问题上过于不考虑小李的感受。但到最后,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 正是因为两人的距离“太近”, 使得正常的工作交流无法进行。日常王姐不好意思说小李工作的疏漏,或许是王姐自认为帮小李打了圆场,从而内心中觉得小李应该给自己相应的“补偿”,所以才少了对小李的正常沟通。反之小李也因为感觉到明面上王姐给自己的便利,才会在刚开始即便内心不开心,也一直隐忍不发,一直忍到最后总爆发。另外,小李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意识到自己说话过重的时候没有积极缓和,哪怕立马道歉,结果也会好很多。

那小李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一、拉近距离。当着王姐办公室人跟王姐说,上次是自己说话太冲,请她谅解。当着众人的面道歉有两大好处,一是给了王姐面子,二是造成必要的“威胁”,让王姐不好意思不接受。

二、设定距离。多想想自己日常是怎样跟其他同事沟通交往的,想想自己跟同事正常的沟通最多到哪一步,应该到哪一步,看看其他同事日常都在聊些什么。回归到正常的状态进行人际交往。

三、遵守距离。因为两人的“感情基础”在,所以要“和好”速度也快,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再刻意讨好和靠近。如果不知如何自控,公司的规章流程会成为你的最好参照。


 

案例二:职场异性的沟通尺度:远离办公室恋情

职场菜鸟李大雷在一次又一次为自己的心直口快付出代价后, 终于决定吃一堑长一智, 从此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除非遇到同事中的真朋友。工作时间长了,慢慢地,李大雷又有了自己的三五好友,其中一位还是位红颜知己。对方已为人妇, 自己也有谈及婚嫁的女友, 所以李大雷相信, 他们可以成为异性间有纯洁友谊的证明。于是,放心地出双入对、谈天说地,心里无私天地宽嘛。殊不知古人说“日久生情”诚不欺后来人。反正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还多,红颜知己跟丈夫有不愉快时,李大雷是听众外加安抚者,李大雷女友闹矛盾时,红颜知己多方分析,帮忙劝解,结果双方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跟对方的喜好越来越匹配,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外多角恋就此展开。最后的结果是“有情人难成眷属”,红颜知己在家人的点拨和老公的宽容之下幡然悔悟,最后跟李大雷连同事也没做成。红颜知己辞职离去,李大雷也黯然离开。

经此一役, 李大雷成长很多, 暗下决心,痛改前非。所以,李大雷在跟下一位女上司的相处中,时刻内心谨记,保持内心界限。问题是,虽然心理上在男女感情的事情上下立了界限,却忘了在人前举止中多有注意。跟女上司见客户时主动挡酒,女上司被客户灌醉时细心照顾,工作也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女上司器重加好感,女上司从不介意在人前表现自己对李大雷的欣赏。忽有一日, 女上司另有任用,新任也是名女上司,恰与前任关系不好。风言风语听得多了,想当然地认为李大雷不会与自己一条心,搞不好还是前任留下的奸细,于是百般刁难。李大雷有苦说不出,撑了一阵,最终还是落荒而逃。

 

深度剖析:

前段时间有新生代职场菜鸟在办公室秀恩爱被辞退的新闻炒的沸沸扬扬。的确,办公室恋爱可能存在诸多不方便,两个人感情好了,容易“发乎情、不止于礼”,被人看见不好,影响办公室氛围;两人闹别扭了,就容易针锋相对,影响自身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对所有办公室恋情一刀切,但起码持有不鼓励态度,更遑论是不合理(一方或双方已婚)的办公室恋情。

但毕竟男女在办公室朝夕相对,如何避免各种“日久生情”呢?我们认为异性同事之间的沟通应该把握尺度,那沟通尺度有哪些呢?

一、话题度。聊天气、聊见闻、聊工作、聊看待事情的角度、聊生活小常识小诀窍,甚至聊明星八卦都可以,但不要聊私人情感问题,包括委屈快乐的情绪,包括与爱人的关系。

二、情感度。 八卦聊明星情感,表现的是你的感情观;但过多聊自身情感,表现的就是你本人。感情的话题本来就易柔软人心,拉近人际距离,如果你恰好表现的是自己对另一半的温情,而听众正好缺少这份感情,就容易发现你身上的亮点,不自觉中爱上你。

三、相处度。大家关系好,一起出去聚个餐不要紧,叫上其他同事一起;两个人单独加班到深夜不要紧,但减少单独相约吃夜宵的几率。总之,人多时可以增加聚餐玩闹频率,人少时最大力度拒绝单独相处。